1月26日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該委今年擬安排并實施北京市25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項目,擬治理面積共計約208公頃,涉及8個區。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19年起,該委立足生態文明建設體系下的國土空間規劃轉型進行生態要素的規劃統籌,以實現北京市生態要素與生態空間規劃的全局性和系統性,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全空間、全要素、全過程的生態空間規劃和引導管控實施體系。
北京市現狀生態空間示意圖。北京市規自委供圖
北京市生態修復規劃計劃于今年6月完成編制
去年9月,北京市規自委啟動《北京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年-2035年)》編制工作。該規劃計劃今年6月底前完成規劃文本等成果編制,并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報批。
據介紹,該規劃是隸屬于《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一部專項規劃,也是在北京市生態空間規劃統領下的專項規劃。規劃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年至2035年。
該規劃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為主線,將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實施導向相結合,構建全要素統籌、全空間覆蓋、全過程傳導、全周期監管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和實施體系。
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研判重大生態問題和生態風險、籌劃全市生態修復總體布局、謀劃市域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建立健全生態保護修復長效機制等。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規劃已完成現狀分析、問題診斷、綜合評價等基礎工作,初步完成規劃大綱初稿和現狀評估報告編制等。下一步,北京市規自委擬成立市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將有相關委辦局及各區政府共同參加,協調解決規劃編制中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規劃編制和實施“落地”。
目前北京全市廢棄礦山臺賬治理完成率87.8%
據介紹,為改善廢棄礦區生態環境,自2003年起至今,北京市規自委共組織開展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項目296個,主要是對政策性關閉礦山以及80、90年代亂采濫挖破壞環境進行治理。
通過多年的治理工作,目前,北京全市廢棄礦山臺賬治理完成率87.8%。其中,2020年廢棄礦山面積較2019年減少約500公頃,已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要求的治理任務。
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北京市規自委今年擬安排并實施全市25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項目,擬治理面積共計約208公頃,涉及8個區。
此外,北京市規自委目前正在制定北京市礦山生態修復“十四五”規劃。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該委將對北京市剩余已關閉未治理的廢棄礦山分門別類采取自然恢復或工程治理等措施予以“銷賬歸零”,為進一步提升首都生態環境質量、保障首都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行業動態 | 協會資訊 | 企業新聞 | 國內新聞 | 風云人物 | 石材養護 | 機械工具 | 技術前沿 | 政策法規 |
5月14日,河北省青龍縣縣委書記李耀濱深入肖營子鎮溫杖子村實地調研石材、砂石骨料 [全文]